Dec 16, 2018
这张图出自1983年的高考作文题,后来多被用于传达“贵在坚持”的道理[1]。确实,大部分情况下,“坚持”的做法值得鼓励。但要注意的是,在科研过程中是否“坚持”,有两个层面需要考虑。第一个层面是,由于创新常常失败,要克服挫败感[2][3],坚持不断地探索。这个层面我是同意的。但另一个层面是如下场景,这时“贵在坚持”的做法并不适用:
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可能性地挖出有水的井,用何策略?
这时就不要再鼓励在同一个地方坚持将井越挖越深了。与其选定一个土壤干燥的地方“坚持”挖很深,不如先四处浅浅地挖几下,只有在看到潮湿的迹象后才继续深入,这样成功的可能性更大。
类似地,在科研过程中,碰到难题后,不要死板地“坚持”思考这个问题。更灵活也更有可能成功的策略是,通过微调这个问题来逐渐寻找其他可做的、相关的问题[4]。这也符合我过去科研过程中几次调整研究方向的体会。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想了两天还没进展,那就先放下吧,给它加个简化假设试试,或者换个相关的问题试试。毕竟,科研的目标并非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,而是找到一个可解(且有意义)的问题。如果许多相关的问题都有进展,随后逐渐发现一个优秀且可解的问题,那就再好不过了。
除了这个关于如何寻找研究课题(如何“挖井”)的建议外,我还经常听到另一条建议:不要随大流[2][5]。这方面呢,我目前还并没有很深的体会,不过这几年确实都在试着实践它。
[1] 这里没有水,换个地方再挖的漫画作文;2021年湖南高考作文题出炉,还记得你当年的作文题吗?
[2] J. E. Oliver, The Incomplete Guide to the Art of Discovery
[3] Ed Catmull and Amy Wallace, Creativity, Inc.: Overcoming the Unseen Forces That Stand in the Way of True Inspiration
[4] George Polya and John H. Conway, How to Solve It: A New Aspect of Mathematical Method
[5] Edward O. Wilson, Letters to a Young Scientist
For now, please visit my old website to join the discussion.